附表2:超市蔬菜和肉蛋价格播报(3月3日)备注:1.表中为主城区6家大型超市价格。
2020年,城阳街道将扎实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老城区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和外立面改造,全面完成66个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颜值,建设精致城市,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和针对性摸排,城阳街道全面把控人员流动,用城阳力量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强大防线,极大提高了防控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为辖区内264名安置的退役军人养老保险断交欠交进行了养老保险接续,发放优待金58人91万元。农村改厕5050户,高标准建设农村公厕3处……今年,城阳街道将严格落实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及县两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保障优先,持续推进和泰医养结合项目、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公益墓地建设等民生工程,大力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便民服务大厅建设等工作,以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筑牢民生底座发展为了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提升改造莒州文街展厅及游客服务中心,新建、改建城区5处旅游厕所。棚改,不是简单的拆房建房,它既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更是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年来,城阳街道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按照争当四个先锋的目标要求,砥砺奋进、坚定前行,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查体26239人,及时组织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家庭随访,随访率达100%。白天一线采访,晚上熬夜写稿,累这个字王大鹏从来不讲,也从不抱怨,他说,同样是为了职业,看看那些请战逆行的医护人员,这点付出根本不算什么。
坚守阵地:抢新闻,时间就是生命1月22日、1月23日连续两天,关于我市新冠肺炎的最新消息,市级主流媒体、省新闻媒体记者站大都在凌晨,通过微信、客户端等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此时,王大鹏已经连续三周没休过一天。迟玉龙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一如既往靠前采访、深入一线。在日照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于坤帅的理解中,战时状态就是24小时待命。
现实中,与逆行者并肩、与坚守者同行的身影还有很多,但新闻记者将更多的笔墨和镜头留给了他人,力图用有温度、有力度的报道,增添人们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信心。疫情影响,日照新闻宣传战线全部进入战时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刊播我市相关报道182条,省主要媒体刊播1360余条,市主要新闻媒体刊播稿件14000余条,区县融媒体中心联动发稿3200余条,抖音、快手总阅读量近32亿次。连续多日的连轴转,她的生活完全被打乱。时间就是生命,在重大疫情面前,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新闻亦是刻不容缓。2月上半月,疫情最关键的时刻,日照日报编委李叶青负责日报出版。
第二天,他采写的报道《日照捐一万二的大爷很硬核:人家能豁出命,咱不能做点贡献?》在齐鲁壹点APP阅读量近360万,全网阅读量过亿。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推开 5楼隔离区的大门,日照广播电视台《日照新闻》记者杨琨明显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全身上下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医护人员脸上严肃的表情,这些都在提醒我,病毒或许就在身边。尽管要直面危险,他们依然主动请战,于是,我们看到了、听到了许多勇挑重担、争当先锋的故事。很多次,为了能够拿到第一手材料,捕捉最动人的场景,采访时,马丹总是试图靠近点、再靠近点。
以战斗的姿态应对挑战,用坚实的肩膀扛起责任,这就是日照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生动写照。坚守阵地,值守的编辑时刻就位。
这样为大家舍小家时刻,王大鹏早已经习惯,2020年,只是遗憾没和年迈的母亲贴个春联,没和妻子一起包个饺子,没和两个年幼的女儿许个新年愿望。挺进新冠肺炎疫情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日照广播电视台《日照新闻》栏目的记者、主持人、编辑人员集体在请战书上签名、按下手印。
疫情爆发,日照日报民生事业部主任马丹一直战斗在一线。回到家已是晚上八点多,曲亚平看到家人还等着她吃团圆饺子,小小的内疚,没办法,这就是记者这个职业赋予的使命,身体的‘零距离才能心灵的‘零距离,只有这样写出的新闻才最打动人心。义无反顾去战斗的还有主流日照抖音号记者张笑梅,最多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发布40多条防控疫情短视频,一个月内涨粉20多万。小年夜在省两会现场采访,直到1月22日返回日照,刚放下行李,又因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奔赴一线采访。如今,这是郑重许下的一种承诺,更是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隔离点上的元宵节》连夜成稿,第二天便在各媒体平台发布,收获众多好评。
直播日照微信号每天增至七次推送,加班到深夜、凌晨在发布那都是常事。日照日报、日照广播电视台和省新闻媒体记者站及县级融媒体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取消休假,组织力量,奔赴一线。
她说,若要岁月静好,必先负重前行,我们也是战士,这是应有的样子。既要严把关,还要发布快新闻,这每一项工作都是责任。
事实上,在签这份请战书之前,迟玉龙和他的同事们就已经放弃休息,冲到了防控疫情的最前线。2月1日下午,东港区西湖镇袁家村的一个小院内,一个身穿环卫马甲的老人,被摄像机和前来采访的记者们围住,这其中就有张永斌。
这一天,从早上6点开始,两个时政会议报道,一个企业现场调研报道,回来后完成所有稿件。他们,是冲锋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新闻战士,力求每一个镜头都有力量、每一篇报道都有温度,用行动诠释着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来自我市新闻宣传战线的战疫报道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向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骤然打响。发布会下午3点以后开始,回来要处理稿件、编辑成片,保证第一时间将重要信息传达出来,基本都是在抢新闻。
这位95后女记者三次深入抗疫前线,包括实地探访省内首个集中隔离观察点,成为唯一一组进入采访的记者。记录,贴近零距离。
疫情还在继续,更多的媒体人依然在坚守、在战斗、在前行,我们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能够战胜这场困难和挑战。袁大爷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来自日照的暖意,主持人白岩松在央视元宵晚会上点赞:您是最称职的环卫工人,因为您还清洁了我们的心灵。
新闻发布、现场直击、记者连线,通过手中的笔,她见证了除夕夜医护人员岗位上的坚守、记录了日照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出征、报道了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付出,还有10多篇最美逆行者们的专访。抢新闻,对日照日报政治要闻部记者孟祥燕来说,就是每天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奔跑、在咖啡与浓茶的交替中鏖战。
2月5日,杨琨和她的同事一起,来到岚山全省首个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观察点进行采访。2月8日(元宵节)下午4点,刚结束一个采访,日照日报蓝区专题部主任曲亚平紧接着赶到了卧龙山集中隔离点。疫情中,时政新闻报道的任务重,时效性更强。其中,日照的三奇红透大江南北,聚焦日照三奇公司为保障医用物资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的报道,生动诠释了日照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使其成为全国各大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
正是在他们的忘我工作中,我市新闻全媒体平台频频发力,制作了一系列极具传播力和正能量的作品。进医院、进村庄、进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记录送行援鄂人员的现场,走近战斗一线的医护人员,连年夜饭都是同消防指战员们一起吃的。
不只是袁大爷,疫情之下,每一个生动鲜活的形象,每一个鼓舞人心的事迹,其背后,都来自于记者们深入一线、直面危险、直击现场的默默付出会上,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教体局交流了近期有关工作,市直和部分区县的学校进行了书面交流。
主流日照讯2月28日,全市教育系统开学前准备工作调度视频会议召开。要进一步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和教育重点工作督导检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